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肛门闭锁合并尿道瘘男婴的临床研究:完全性肛门闭锁的男婴,即使伴发膀胱或尿道瘘,因瘘管较细小故早期就出现肠梗阻症状,如呕吐、腹胀,在尿布上沾染少量胎便,并发现会阴部无肛门开口,诊断很容易。
若为女婴肛门闭锁伴有会阴或阴道瘘。因瘘口较大,开始排便无困难,故有时在出生后没有立即发现,在6个月以后才逐渐出现排便困难。
完全性肛门闭锁的男婴往往出生后就出现症状,能及时作出诊断,并需要手术治疗,但需了解直肠盲端与皮肤间的距离,常用方法是将患儿倒置,在肛门凹陷皮肤上粘贴一小铅字,侧位摄X线片可见铅字与充气直肠的距离即为皮肤与直肠盲端间组织的厚度。
先天性肛门闭锁症病变复杂,类型较多,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:
1)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:婴儿出生后不易排便,仔细检查可发现肛门存在,但由于肛管和直肠之间狭窄,不易排出粪便。
2)肛门膜闭锁:肛门处可见凹陷,但无肛管,肛门与皮肤之间有一层膜而无贯通。在临床上把这种叫低位锁肛,容易治疗。
3)肛门直肠闭锁:肛门处可见凹陷,但与直肠尾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大,直肠尾端在肛门直肠肌环以上,又叫高位锁肛,该种锁肛症较多见。
4)直肠内闭锁:肛门外观正常,肛管存在,但肛门与直肠之间不贯通,且有一定的距离间隔。这种畸形经常被忽视。
日前,市儿童医院外科张宏伟、禚保彪、刘丰丽等共同发表论文,旨在探讨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肛门闭锁合并尿道瘘男婴的价值。研究指出,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治疗男婴儿肛门闭锁合并尿道瘘可免多次手术,有良好的控制排便功能,减轻了患儿痛苦,提高了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。该文章发表在2013年第34卷第3期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》上。
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11年间获得随访的48例行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(A组)和64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(B组)治疗肛门闭锁合并尿道瘘男婴的临床资料。比较两组术后疗效。
结果显示,A组术后良好控制排便的有38例(79.2%),B组55例(85.9%);肛门外括约肌具有较强肌张力的有36例(75%),B组55例(85.9%),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术后便秘A组3例(6.3%),B组15例(23.4%),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A组术后发生直肠肛门狭窄2例,尿瘘1例,尿道狭窄2例,直肠黏例膜脱垂5例;B组术后发生直肠肛门狭窄6例,尿瘘1例,直肠黏例膜脱垂10例,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(责任编辑:孙璇)
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,养生是指保养、调养、颐养生命,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、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,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。
995健康网-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.995jk.com 站长邮箱:271533443@qq.com
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,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
ICP备案编号:豫ICP备19001066号